当全球音乐产业的目光聚焦上海,IMX国际音乐季始终是行业创新与文化交融的重要舞台。今年第五届IMX国际音乐季围绕“2025 Connection”探索AIGC、Web3资产等前沿领域,IMX始终以音乐为纽带,连接世界各地的音乐人与产业资源,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一国际舞台,特邀知名音乐制作人王梓同参与这一盛会,他用深厚的创作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视角,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音乐创作的深度思考。

王梓同:用作品说话的全能音乐制作人
提及王梓同,熟悉影视音乐领域的人并不陌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敏锐的艺术感知,在行业内积累了颇高的口碑。他的合作名单上,既有周深、张靓颖这样的实力唱将,也有刘宇宁、金志文等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其代表作既有《珠帘玉幕》《流水迢迢》《桃花映江山》等近年热门的影视剧,也有《理想照耀中国》《老九门》《法医秦明》等经典剧作,每一部作品的音乐都精准贴合剧情与人物情感,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灵魂部分,更斩获多项大奖,如2024年为《珠帘玉幕》创作的影视专辑获腾讯音乐由你榜年度OST专辑,2020年为《琉璃》创作的影视歌曲获TME腾讯音乐网络影视音乐热歌等。

除了在影视音乐领域的深耕,王梓同还活跃于行业创作与合作舞台。2008年曾在奥运会“祥云剧场”系列文艺演出中随黄大炜、林海登台表演,早年协助Keith Stuart(司徒松)、黄大炜完成多位歌手的单曲及专辑制作。作为“诗和远方影视音乐”的联合创始人,在从业的17年里,共参与创作150多部影视剧配乐及数百首歌曲制作,涵盖古装、玄幻、谍战、青春情感等多种题材,用多元创作视角打造适配不同剧情的音乐作品。这样一位兼具专业深度与丰富经验的制作人,登上IMX国际音乐季的论坛舞台,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创作经验分享。
IMX论坛上的创作洞见:平衡需求与艺术的“翻译者”
在IMX国际音乐季的论坛中,王梓同围绕“IP音乐化如何激活情感与商业价值”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自己在音乐创作中的宝贵经验,他的观点深刻且极具共鸣。他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独立出去之后仍应成立,它应该是一个有世界观的作品”,而创作者的责任,便是让这样的作品与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产生链接。这一理念,正是他多年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影视配乐还是独立音乐作品,他都力求让音乐拥有独立的艺术生命力,同时又能走进听众的内心。

谈及影视音乐创作的具体过程,王梓同坦言,通常会先根据片方需求,熟读剧本、了解人物剧情走向后,结合参考方向进行多次尝试。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制作人更像是“翻译者”,“要把片方的想法切实落地,同时保证音乐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他强调,这背后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深厚的音乐功底,以及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打磨,才能为影视项目完成精准的“心理侧写”。
他还分享了创作中的一个细节:曾为某作品尝试过好莱坞式的霸气风格,最终却选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和音效来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创新与其说是在音乐性上寻求全球突破,不如说是从声音听感上寻找解决方案”,王梓同的这番话,不仅展现了他对音乐细节的极致追求,也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思路。创新并非一定要追求复杂的形式,有时回归本质的表达,更能触动人心。

未来可期:王梓同的音乐旅程仍在继续
在IMX国际音乐季的舞台上,王梓同用真诚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音乐制作人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无论是深耕影视配乐领域,为观众呈现更多与剧情完美融合的音乐佳作,还是在多元音乐的创作之路上不断探索,我们都有理由相信,王梓同会始终坚守对音乐的初心,用作品传递情感与力量。对于喜爱他的听众而言,只需满怀期待,静候这位实力派制作人带来更多惊喜,一同见证他在音乐世界里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